距離上次去京都其實才半年
很多人都說幹嘛要一直去日本啊??
但真的去過的人
通常都只會問那這次要去哪裡咧??
同樣九天時間
在台灣所花的住宿、飲食等消費加總(不特別找便宜住宿、正常飲食)
其實去日本並沒有貴到哪裡去
因為台灣住宿真的太貴了
之前三天兩夜台中、阿里山、忘憂森林、三義總支出 七千元整(都住六百元日租或通鋪)
這次九天八夜京都、瀨戶內海、岡山倉敷、大阪支出 四萬元整(商務旅館約一千元左右)
這次的日本行其實都貴在交通費(飛機、船、鐵路、公車)及展覽門票
飲食其實並沒有貴到哪裡去
一餐三百台幣
但在台灣吃拉麵、炸豬排等也是三百阿~
展覽門票很貴沒錯
但去了其他國家也才發現是台灣自己把門票貶低成這樣
每次特展的品質每況愈下
雖然短暫旅行並沒有辦法真正感受到當地文化
但總是可以觀察一些風土民情
雖然也看到很多奇怪的事情
(打架都沒有人馬上報警、怪叔叔很多、不讓座、上下班時段的複製人軍團)
但也看到一些我們所認為幹嘛這麼龜毛的舉動
(司機總是確認再確認、清潔人員拼命的打掃等)
建築物的高度限制、┬對樹木以及環境的尊重
(京都嚴禁設置招牌、樹木被崇拜、隨手撿拾房前垃圾)
每次回到台灣都覺得我們可以再好一點
可以在美感上增加多一點
可以讓藝術與民眾的距離近一點
總之今年去日本的台灣人超級多
應該也是大家發現再多花一點錢
加碼再衝一點的話
可以去體驗看看日本文化
怎麼算都會覺得為什麼不規劃日本行咧?
這次主要範圍在四國
瀨戶內海的跳島之旅難度比之前高一些
網路上比起大城市資料也不算太完整
所以在船班、新幹線及巴士的規劃上比之前嚴謹
不過還是怕地點太偏僻
急需用到網路查路
所以這次辦了網路分享器horizon(透過"林世壁"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價錢)
去到島上偏僻處都有訊號甚至是海上
在兩個人使用上流量上也沒有什麼大問題
充飽電大概可以使用八小時以上
缺點是機身有點燙
事實上其實我們日文都非常不OK
不過比手畫腳也還可以溝通
碰到的日本人幾乎都是好人
但這次對大阪印象不是很好
長得不甚討喜的我
竟然被叔叔搭訕="=
還看到近距離流氓大打出手= =
整個覺得很恐怖
不過四國和岡山地區真的很讚
觀光客不多(出國真的好想掐死吵鬧台灣旅遊團)
物價便宜(比大阪還要便宜喔)
藝術氣息濃厚(光是瀨戶內海就不得了)
人都非常好相處(大部分人很親切)
2016年的瀨戶內藝術季
一定會再去一次的
很多人都說幹嘛要一直去日本啊??
但真的去過的人
通常都只會問那這次要去哪裡咧??
同樣九天時間
在台灣所花的住宿、飲食等消費加總(不特別找便宜住宿、正常飲食)
其實去日本並沒有貴到哪裡去
因為台灣住宿真的太貴了
之前三天兩夜台中、阿里山、忘憂森林、三義總支出 七千元整(都住六百元日租或通鋪)
這次九天八夜京都、瀨戶內海、岡山倉敷、大阪支出 四萬元整(商務旅館約一千元左右)
這次的日本行其實都貴在交通費(飛機、船、鐵路、公車)及展覽門票
飲食其實並沒有貴到哪裡去
一餐三百台幣
但在台灣吃拉麵、炸豬排等也是三百阿~
展覽門票很貴沒錯
但去了其他國家也才發現是台灣自己把門票貶低成這樣
每次特展的品質每況愈下
雖然短暫旅行並沒有辦法真正感受到當地文化
但總是可以觀察一些風土民情
雖然也看到很多奇怪的事情
(打架都沒有人馬上報警、怪叔叔很多、不讓座、上下班時段的複製人軍團)
但也看到一些我們所認為幹嘛這麼龜毛的舉動
(司機總是確認再確認、清潔人員拼命的打掃等)
建築物的高度限制、┬對樹木以及環境的尊重
(京都嚴禁設置招牌、樹木被崇拜、隨手撿拾房前垃圾)
每次回到台灣都覺得我們可以再好一點
可以在美感上增加多一點
可以讓藝術與民眾的距離近一點
總之今年去日本的台灣人超級多
應該也是大家發現再多花一點錢
加碼再衝一點的話
可以去體驗看看日本文化
怎麼算都會覺得為什麼不規劃日本行咧?
這次主要範圍在四國
瀨戶內海的跳島之旅難度比之前高一些
網路上比起大城市資料也不算太完整
所以在船班、新幹線及巴士的規劃上比之前嚴謹
不過還是怕地點太偏僻
急需用到網路查路
所以這次辦了網路分享器horizon(透過"林世壁"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價錢)
去到島上偏僻處都有訊號甚至是海上
在兩個人使用上流量上也沒有什麼大問題
充飽電大概可以使用八小時以上
缺點是機身有點燙
事實上其實我們日文都非常不OK
不過比手畫腳也還可以溝通
碰到的日本人幾乎都是好人
但這次對大阪印象不是很好
長得不甚討喜的我
竟然被叔叔搭訕="=
還看到近距離流氓大打出手= =
整個覺得很恐怖
不過四國和岡山地區真的很讚
觀光客不多(出國真的好想掐死吵鬧台灣旅遊團)
物價便宜(比大阪還要便宜喔)
藝術氣息濃厚(光是瀨戶內海就不得了)
人都非常好相處(大部分人很親切)
2016年的瀨戶內藝術季
一定會再去一次的
留言
張貼留言